自從買了這台攪拌機,我大約已經做了上百條土司,從一開始的打不出薄膜,挫折連連,到後來大家讚譽"這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吐司",接著每天有收不完的禮品,親朋好友送禮來時都明示暗示下次做吐司別忘了我啊~~ 哈哈哈~真是太可愛了!
尤其胖達人事件後,我的土司更是搶手,實在很想推廣有空的人可以在家自製,不但吃得安心,烘焙的味道可以讓家的幸福感更升級呢!
先說這台可以打的麵糰重量好了,說明書上寫最高可以打2000g粉+1000ml牛奶的麵糰,再加上其他糖、酵母及奶油等,大約是3500g麵糰;我試的結果大約3條450g 的吐司(麵糰總重1350g)已經是最大最大可乘載重量了,當然,若是歐包、或是其他不需打到薄膜的產品可以再多一些。
我在上一篇有說過這台與一般衛星式攪拌機工序不同,要將液態料先下,最後才下粉料,且時間的掌握很重要,最好準備好計時器,以3條450g吐司為例:
第一分鐘:轉速1,混合材料
2-3分鐘:轉速2,混合材料
4-6分鐘:轉速3,攪拌麵糰,使其呈光滑狀,然後加入油類材料
第7分鐘:轉速1
8-9分鐘:轉速2
9-10分鐘:轉速3
10-25分鐘:轉速4(自行檢查,有薄膜就可停機)
ps. 麵糰盡量不要高於中心白色的保護套,否則直接接觸不銹鋼的承軸,溫度真的會馬上飆高,效率也不好,所以也可以自行用這個標準來找出最適攪打的麵糰重量。
一般大約要打到大約25分鐘才有薄膜(量少可以時間短一點),因為時間久,溫度很容易升高,夏天用冰水、冰過的麵粉及開冷氣都是必要的喔~ 理論上最理想的麵糰溫度是28度C,但是我實驗的結果只要在32度c以下,做出的麵包就可接受了,因為這台的馬達在中間,打到25分鐘真得很熱,麵糰又是繞著中間的攪拌柱轉,很難不升溫!
還有一個辦法降溫,就是部分的水以冰塊取代,攪拌過程冰塊會慢慢在麵糰中溶化,也可適度降溫。
要提醒的是,千萬不要因為溫度已經到了28度C而放棄繼續打到薄膜,溫度跟薄膜,永遠是薄膜重要喔~
話雖如此,這台攪拌機最大的挑戰還真的是溫度的控制呢~
我曾經麵糰溫度飆到近40度C,整個麵糰因酵母作用軟化,再也打不出薄膜,後來我強行攪打的結果就是"斷筋"... ,完全無法操作,勉強放到平底鍋做成中式大餅,外型雖然很像,但味道偏酸,根本沒人要吃....
現在只要天氣太炎熱,我就不用直接法做吐司,中種法會是比較好的選擇~
上面是我每次停機前麵糰薄膜要求的程度,麵筋分布均勻,延展性好,可以拉得很長,甚至有拉麵的感覺呢!這樣的吐司不需添加任合麵粉改良劑,口感Q軟且保水性佳,切片時不太會掉屑屑,放到第三天都還很軟很好吃喔~
附上我最愛的吳寶春金牌土司配方:
水 225ml
牛奶 115g
乾酵母 5g
蜂蜜 60g
高筋麵粉 500g
鹽 9g
奶油 25g
就算是前一天做的麵包,隔天的早餐一定不需再用烤麵包機烤過,配上自製的果醬,假日的早晨,孩子們起床就可以直接穿著睡衣吃brunch,幸福的感覺不就是這樣嗎~